LOCATION:
校园活动 | 一技之能,出彩人生
2023/04/12

为深入学习贯彻**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,落实《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》文件要求,充分发挥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、世赛选手对青年的引领示范作用,积极营造尊重劳动、崇尚技能、争当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。 


3月24日下午,我校组织观看“技能成才、技能报国”先进事迹报告会,会议邀请第十六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代表马小光、史昆以及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获奖选手代表杨书明、姜昊、姜雨荷、马宏达讲述技能成才故事,激励和带动更多学子尊重劳动、热爱技能。


图片--


图片--


史昆来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田青海油田,身为采油工的他,在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,坚守了28年,从“采油小白”起步,成长为了流程工艺设计的行家里手。为搜集极端天气下的生产数据,他裹着棉衣,打着手电,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,一口井一口井地巡检、记录,后来总结提炼的“一井一法、一井一策”管理法在全油田得到了推广。


今年20岁的姜雨荷,荣获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金牌,实现了我国该项目金牌“零”的突破。初中毕业后,她踏上了打工之路。因为缺乏知识和技能,枯燥的打工生活让她一度开始怀疑人生。于是,她决定重返校园,用技术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。有人说过:“一万小时的锤炼,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。”姜雨荷粗略一算,备赛这几年她的训练时间累计超过14000小时,不知不觉中,她说自己把“一万小时定律”变成了现实。


几位代表分别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描绘了大国工匠的成长历程。我校学子坦言,在他们身上切实感受到了执着专注、精益求精、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,感受到他们积极向上、追逐梦想、奋斗无悔的良好精神面貌以及为国争光的责任担当。


20230602140222949.jpg


20230602140222500.jpg


本次活动我校高度重视,共组织6个班级集中观看了本次报告会,共同学习优秀技能人才潜心研磨技艺、苦练技能本领的工匠精神和滴水穿石、铁杵成针的坚毅品质。


报告结束后,学子们纷纷表示,要以这些技能领军人物为榜样,学习他们矢志报国、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;锲而不舍、勇于争先的奋斗精神;追求卓越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;吃苦耐劳、扎根一线的奉献精神。句句箴言,无一不体现出广大学子期望技能成才、技能报国的信心与决心。


宜昌科谷技工学校校办

内容来源|宜昌科谷技工学校教学部

图文排版|王雪瑶

审核|李灵仙